欢迎来到特产在线网 !

您当前位置:首页 > 各地特产 > 正文

生态立本 点“果”成金——看浦北陈皮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底气

发布时间:2025-10-27来源: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金秋时节,柑果满枝。

  在浦北,许许多多的晾晒场一片金黄,空气中弥漫着陈皮的醇厚香气。丰收的景象背后,是浦北县将小小陈皮做成百亿大产业的生动实践。近年来,该县坚定不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立足生态优势,以“生态立本、绿色筑基、产业赋能”为路径,持续延伸产业链条,大力拓展销售市场,推动陈皮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和县域经济注入强劲动力。

  丰收旺季生产忙

  近日,记者走进浦北县陈皮产业园赛金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只见工人正用舀子把果皮从果肉剥离出来,手上的新鲜小青柑皮色泽光润,油胞均匀密集,散发出一股浓浓的柑香,清新怡人。

  “生产季从7月份开始,进入青柑收购阶段。”浦北县赛金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承琦介绍,该公司从去年开始投产,带动200多名附近群众就近就业,通过“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大力发展陈皮产业,定向和80户群众签订合作战略,带动群众种植大红柑6000多亩,亩产值2—3万元。

  在青柑阶段,被挖剥离出来的果肉,经过一段时间发酵后可作为有机肥;到了二红之后的果肉,则是饮料企业的“宠物”。

  “往年每年要花十几万元处理果肉,现在以每筐5至6元的价格卖给饮料公司,由公司直接到门口来收购运输,不但减轻了生产成本,还可增加企业收入。”陈承琦说,为拓宽产品销售渠道,公司专门成立电商直播团队,持续提升浦北陈皮知名度。

  为确保产品质量,该公司专门安排巡查员不定期巡查农户种植基地。“每采摘一批鲜果要进行两次抽检,企业自行检测一次,同时将样品送到专门检测机构检测,一旦发现鲜果农残超标,将终止与农户合作。”陈承琦说。

  “龙门镇作为浦北县陈皮产业的核心产区和陈皮产业园所在地,坚决扛起示范带头作用,每年组织技术人员到大红柑种植基地开展种植技术培训,加强对病虫害的绿色防控,提升种植户管理水平,从源头上把好质量关。”浦北县龙门镇党委(宣传)委员、党政办主任吴鹏介绍,为助力陈皮产业做好、做强,当地党委、政府主动服务企业,指导企业拓展产品开发思路,目前已研发青柑六堡、青柑饮料等多元化产品,实现产业全链条价值。

  在生产旺季,当地党委、政府靠前服务,解决企业生产用工需求,举办电商直播培训,鼓励企业利用电商平台直播带货新兴销售模式,拓宽市场销售渠道,在提高产品销量同时,加大浦北陈皮产业的宣传力度。

  锚定目标壮产业

  为推进陈皮产业发展,浦北县制定出台《浦北县陈皮产业高质量发展五年行动方案(2022—2026年)》,按照“一轴两带三集群”的总体布局,对选种、育苗、种植、加工、研发、销售、产业融合等全环节进行详细规划,锚定“百亿元产业”目标,坚持把陈皮产业作为“一县一业”特色农业主导产业和富民增收支柱产业进行培育。

  在推进陈皮产业发展中,该县注重抓种植、打基础,着力推动土地流转,打造连片种植示范基地260个,建立万亩核心示范区3个;今年以来,共举办大红柑种植技术、病虫害绿色防控、农药残留防控等培训30多期,培训果农5000多人次,促进产业规模和质量效益持续提升。

  “为提高陈皮品质,我县建立健全陈皮加工质量标准体系,年内制定大红柑育苗、种植、黄龙病防控和陈皮加工、仓储等系列标准五个以上,目前累计21个,有效确保产品质量安全。”浦北县陈皮专班副主任陆森堂说。

  该县还率先打造AI赋能陈皮智能仓储,建成区内首个陈皮智能公共仓。同时,积极推动产学研用融合,推动陈皮产业与小江瓷、茶叶、食材、编织等本地特色产业融合发展,不断拓展产业边界。

  从种植、加工到研发、销售,浦北县陈皮产业正朝着“百亿元产业”目标稳步迈进,成为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富民增收的重要引擎。截至今年9月,该县大红柑种植面积超19万亩。2024年,全县大红柑鲜果总产量16万吨,干果皮总产量9000吨,陈皮产业产值突破60亿元,培育6个产值超亿元村、285户超百万元户,2万多户10万名群众受益实现增收致富。如今,浦北陈皮核心产区龙门镇入选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创建名单,获评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全国乡村特色产业超十亿元镇。

  延伸链条提价值

  位于浦北县三合镇的大红柑种植基地,规划建设1000亩,计划总投资1.2亿元,现已建成800余亩,全部投产后可实现年产值3500万元以上。该基地按照自治区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的标准进行建设,通过将标准化、数字化、智能化相结合,致力于打造成为无病健康苗木繁育、标准化种植、黄龙病防治、休闲农业综合性示范基地,以及GAP(良好农业示范)种植基地、智慧农业示范基地,在经营主体培育、标准种植管理、产业融合发展等方面树立标杆。

  同时,浦北小青柑坚持绿色种植理念,从源头把控品质。在种植过程中,采用天然有机肥,拒绝使用农药和化肥,通过物理防治等方式预防病虫害,确保小青柑的天然无污染。在加工制作过程中,严格遵守食品安全标准,不添加任何防腐剂、色素等添加剂,每一颗浦北小青柑都经过严格的质量检测,确保品质达标创优。

  目前,依托生态优势,浦北陈皮品牌的影响力正不断提升,陈皮制作技艺入选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浦北陈皮入选首批《广西道地药材目录》。至今,全县陈皮加工企业达139家,开发了陈皮月饼、陈皮饼、陈皮醋、陈皮酒等60多种“陈皮+”衍生产品,产业链不断延伸,价值链持续提升,成为推动当地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名片产业。

  


原文链接:http://nynct.gxzf.gov.cn/xwdt/gxlb/qz/t26076212.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