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种地和以前不一样了,我们有精准的气象预报,还有农技员上门指导。”10月20日,钦州市钦南区黄屋屯镇屯显村内,连片种植的1500亩晚稻已进入灌浆至黄熟期。一望无际的稻田宛如金色海洋,沉甸甸的稻穗随风摇曳,种粮大户农耀明正按照农技人员的指导,对晚稻进行精细化管理。

屯显村水稻渐次变黄,丰收在望。罗炼新 摄
据了解,今年钦州市晚稻生长后期天气条件总体有利,为晚稻丰收奠定了良好基础。但根据钦州市气象台预测,受新一股冷空气南下影响,近期钦州市将出现日平均气温低于或等于22℃的干冷型寒露风天气过程,可能导致部分晚稻出现包颈现象,直接影响结实率。

种植户正在田间巡查晚稻生长情况。罗炼新 摄
“农技人员到现场看了情况,提醒我这片稻子正是灌浆的关键时期,寒露风来之前,一定要及时喷施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增强抗寒能力。”农耀明信心满满地说,有农业部门的指导,他对今年晚稻丰收很有信心。
“对于抽穗偏晚的稻田,我们重点指导农户在寒露风来临前3至5天喷施叶面肥,并做好水分管理,有效预防水稻包颈问题的发生。”钦州市农业技术推广站负责人张俊介绍,面对即将到来的寒露风天气,钦州市农业部门积极应对,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户科学管理,确保晚稻丰收。从过去的“看天吃饭”到如今的“知天而作”,现代农业科技正在为粮食安全保驾护航。
据悉,根据晚稻生长进程和天气情况,钦州市预计在11月上旬进入晚稻大规模收割阶段。“今年晚稻增产基础较好,预计平均亩产达到382公斤,比去年增产0.8%。”钦州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