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植物保护则是守护粮食安全的关键防线。2025年以来,遂宁植保系统聚焦病虫害防控核心任务,以监测预警为先导、项目资金为支撑、培训指导为抓手,打出一套精准高效的植保“组合拳”,为全市粮油稳产增产提供了坚实保障。
一、强化监测预警,下好病虫害防控“先手棋”
防控病虫害,监测预警是前提。遂宁市持续优化病虫监测网络布局,构建起“12个专业测报点+28个群众测报点”的立体化监测体系,同时争取市级资金75万元,聘用75名乡村植保员充实基层测报力量,让病虫害“侦察兵”遍布田间地头。
通过坚持“系统调查+大田普查”双轨并行,遂宁对重大病虫害动态实现实时追踪。全年召开4次市级病虫趋势会商会,累计发布病虫情报67期、电视预报19期,并联合市气象局精准发布赤霉病防控警报,以“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的闭环管理,牢牢掌握病虫害防控主动权。
二、争取资金项目,筑牢科学防控“压舱石”
充足的资金保障,是推动病虫害科学防控的核心动力。遂宁植保部门积极对接上级政策,成功争取中央资金531万元,重点实施小麦“一喷三防”77万亩次、水稻玉米一二类病虫害防治9.6万亩次,有效带动全市大面积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技术落地。
数据是最好的证明:2025年全市主要粮油作物病虫害发生面积268.2万亩次,通过科学防控累计防治436.5万亩次,最终将病虫危害损失率严格控制在4%以下,为粮油作物单产提升筑起了“安全屏障”。
三、深化培训指导,织密群防群治“科普网”
病虫害防控,群众是主体。遂宁市、县两级植保部门以“百县千乡万户”科学安全用药培训为载体,1-9月累计开展培训34场次(其中线下31场、线上3场),覆盖新型经营主体、植保社会化服务组织、农资经销商及基层农技人员3478人次,让科学防控知识走进田间、深入人心。
在病虫防治关键时节,遂宁植保技术人员更是“零距离”送技术。组织开展技术指导364场次,入户指导、场镇宣传超1.1万人次,发放技术资料3万份,发送防治信息2.9万余条,以全方位、多维度的指导服务,激活群防群治“一池春水”,让每一位种植者都成为粮食安全的守护者。
接下来,遂宁将继续深化植保工作创新,以更精准的监测、更有力的保障、更贴心的服务,持续筑牢粮食安全防线,为全市农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植保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