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特产在线网 !

您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话题 > 正文

科技小院赋能布拖马铃薯产业振兴

发布时间:2025-10-27来源: 四川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2019年由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农技协和中国农业大学合作共建的“中国农技协四川布拖马铃薯科技小院”,至今已在布拖县持续运行7年,在科技小院的推动下,布拖县马铃薯核心示范区亩增产20%,累计带动数千农户实现户均年增收超过600元。

  一是构建“科技小院+”多元协同推广体系。小院将线性技术推广模式升级为“帮扶干部+科技小院+国际合作+村集体组织政产学研用合力”的“科技小院+”立体新模式,形成政府指导,导师总设计、研究生枢纽、基层农技人员配合的运行机制,构建新型开放合作的帮扶合作平台,在偏远民族地区探索出了一条可复制、可持续的科技赋能与人才振兴相结合的新路径。二是“四零服务”打通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通过零距离、零门槛、零时差、零费用“四零服务”,师生长期驻扎一线,研究生入驻布拖县累计服务超1476天,撰写日志超10548篇、421余万字。当地合作公司以及老百姓从不信任学生兵到主动要求马铃薯科技小院的团队前去进行技术指导,推动了高产优质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进村入户到田,有力地打通了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三是科技创新,突破马铃薯产业关键技术瓶颈。合作登记新品种“迷科乌洋芋”并保护性开发,引种筛选23个新品种,推广3个优质品种超3000亩。打造“原原种-原种-生产种”3级繁育体系,助力企业建立脱毒种苗繁育中心,使脱毒原原种年产量从100万粒升至500万粒,创新推广栽培技术让产量增30%以上。四是链式拓展,推动马铃薯全产业链融合发展。科技小院团队从全产业链角度对布拖马铃薯产业进行规划帮扶,推动布拖马铃薯全产业链融合发展。布拖投入4000余万元建成3条马铃薯生产线,其中方便粉丝和粉条生产线年产1000吨,马铃薯泥年产1800吨,注册“布江蜀丰”“土豆王国”商标2个,推动形成了“农业+文旅”、“产业+物流”、“产品+电商”的三产融合模式。布拖马铃薯科技小院的减贫案例荣获“第五届全球减贫案例征集活动最佳减贫案例”。


原文链接:http://nynct.sc.gov.cn/nynct/c100632/2025/10/27/ac8defe33ff44dec81c1328c9b451b21.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