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焦作市农业农村部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突出发挥四大怀药作为我市最具地域特色和开发价值的独有资源优势,不断强化基地建设、产业发展和品牌建设,初步形成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良好局面。
建优基地稳住“基本盘”。一是稳定怀药种植面积。全市怀药种植面积12.63万亩,年产怀药30.51万吨。“三品一标”产品达52个,“三品一标”种植面积约10万亩,占比80%。种植区域主要集中在温县、武陟县、孟州市和沁阳市,形成了一批特色乡镇。二是科学规范种植标准。制定了4个怀药国家标准,1个怀山药病虫害绿色防控省级地方标准,提高了怀药标准化、绿色化种植水平,建成河南省道地药材规范化生产基地3个。2025年出台了《焦作市四大怀药保护和发展条例》,对四大怀药的保护管理、产业发展和文化传承提供法治保障。三是加强种质资源保护。依托我市4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6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7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培育了6个怀药新品种。温县建立了四大怀药种质资源圃,对怀药种质进行收集、保存、筛选和利用,共收集山药种质资源210份、地黄42份、菊花25份、牛膝5份。
壮大龙头树好“风向标”。一是培育龙头企业。全市市级以上怀药加工龙头企业38家,形成了怀山堂、健国怀药、绿洲怀药等一大批有特色、质量硬的精深加工企业,2024年重点龙头企业销售收入总计达25亿元。二是发展精深加工。重点开发了以山药粉、山药片、菊花茶、生地黄、熟地黄为主的初加工产品,以山药麻花、山药脆饼、山药酒、山药面、山药复合粉剂等为主的休闲食品及饮品,以保健品、日用品及精深提取物为主的深加工产品,各类怀药精深加工产品百余种。三是完善利益连接机制。以怀药龙头企业为核心,通过“企业+基地+农户”“企业+合作社+农户”等多种形式,开展股份合作、订单生产,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打造了7个省级怀药农业产业化联合体,间接带动3万余农民致富增收。
培育品牌打造“金名片”。一是强化地域品牌保护。通过强化市场监督,不断加强原产地生产管理和标识管理。四大怀药先后获得国家质检总局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温县铁棍山药荣获国家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二是强化知名品牌培育。重点打造怀药产品品牌43个,国家、省老字号产品2个(怀山堂、保和堂)。温县铁棍山药、武陟地黄等9个怀药产品入选农业农村部“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温县铁棍山药入选国家级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全省唯一。怀山药被认定为河南省区域公用品牌。三是强化怀药品牌宣传。通过搭建全国农洽会、农交会、名优产品博览会等各类展销平台,利用微信、抖音等新兴媒体,举办温县铁棍山药电商助农直播嘉年华、“山药采挖节”等活动,大力开展怀药文化和产品宣传推介,不断提升怀药产品知名度。
延链补链培育“新动能”。一是延长产业链条。大力开发“山药+”产品,在巩固现有怀药加工基础,引导大咖食品、顶厨食品等开发出以怀药为原料的鲜食食品、饮品、休闲食品、预制食品,引导绿洲怀药、怀山堂等开发出多品类、定制化的怀药食品、日用品、化妆品等,大大提升了怀药产业附加值。二是建强平台载体。通过推进政策集成、要素集聚、功能集合,建成了西陶地黄、蔡庄怀药种苗繁育、韩郭作山药等一批怀药生产专业村镇,打造了以温县北冷乡、武德镇和武陟县大封镇、西陶镇等为代表的怀药产业强镇,建成温县“四大怀药+小麦种子”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三是拓展发展新空间。积极拓展怀药功能,结合我市太极文化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大力开发山药采挖、菊花观光、怀药餐饮等农事体验、观光旅游项目,不断延长怀药产业发展链条,涌现了冰菊小镇、太极庄小镇等三产融合发展典型。